• 城市芭蕾牡丹亭與古典戲劇經典的「文化創意」之「跨文化」創作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牡丹亭》──「城市芭蕾」 VS. 古典戲劇經典的「文化創意」之「跨文化」創作
 
國立中山大學 劇場藝術學系 李怡瑾 助理教授
 
一、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牡丹亭》與「跨文化」的創作   由中國明代劇作家湯顯祖(1550-1616年)原創的古典戲曲經典《牡丹亭》(創於1598年),之前經過知名作家白先勇的策劃後,於2005年春天在台北的國家劇院首度成為「青春版」的演出版本。當時也由於「青春版」的《牡丹亭》推出,使得這部流傳了四百多年的經典劇作再度受到了重視,並且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與迴響。因此青春版《牡丹亭》將昆曲這個藝術傳承,無疑造就了很大的貢獻,也為昆曲爭取到了更多欣賞的年輕觀眾…… 同樣的作品,不同的詮釋方式,不管是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還是旅美華裔導演陳士爭的全本《牡丹亭》,都從不同的藝術層面,顯現了原著在不同表演藝術手法「跨文化」創作的巨大可能性。因而,繼此之後,2007年的9月,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又將這部中國戲曲經典的《牡丹亭》,以「跨文化」三幕舞劇的方式製作演出──以起源於歐洲的芭蕾舞表演藝術,結合了這部中國戲曲文學的經典作品──以「芭蕾舞劇」的藝術形式呈現了《牡丹亭》,卻也使得這部深具中國文化藝術特色的作品,出現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芭蕾舞版」。而這部表演製作,恰恰也面對了「劇場藝術」如何在「跨文化」的創作中,和外來的芭蕾舞表演藝術產生對話的課題。 自從外來的西方戲劇及表演藝術進入我國的百年來,我國的劇場藝術該如何在「跨文化」的發展中和外來的表演藝術產生對話,並讓表演藝術的創作發展落實在社會生活與文化環境中…… 的確是值得我們進行思考的一項重要課題。臺灣雖然這方面的演出作品到了現今已有許多實驗成果和豐厚的成就,但是,能夠立基在表演藝術的「文化記憶」中,確立其劇場藝術風格的仍然不多。因此,高雄城市芭蕾舞團這部以芭蕾舞詮釋中國戲曲經典的《牡丹亭》,的確為南臺灣的劇場藝術發展,提供了一個深具「民族形式」表演藝術實踐的「跨文化」代表作之一,甚且亦為屬於在地「文化記憶」的表演藝術創作領域推出了一個厚實的成果。 2007年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牡丹亭》,在全臺灣八場的巡迴演出受到了各界的關注與好評。雖然這部芭蕾舞劇演出的著重點不在崑曲或戲曲在本劇中的融合,但是,純粹用芭蕾舞來詮釋的《牡丹亭》搭配了原著「劇詩」的字幕投影,這樣的形式是很獨特的;而這樣的呈現,亦讓觀賞者在欣賞這部芭蕾舞劇版的《牡丹亭》同時,亦在舞者肢體演出的「視像」和原著的劇詩在劇場裡投影出的「意象」,並行不悖地讓我們在視覺、聽覺和一種「流動的文學」之中享受不同感觀的藝術融合。使得這部芭蕾舞劇《牡丹亭》成為一個成功的「跨文化」與「跨領域」的佳作。只是其中的精妙之處,則待看倌們進到劇場慢慢體驗、細細品味。 雖然高雄城市芭蕾舞團詮釋的《牡丹亭》是以芭蕾舞為藝術創作基礎,但是為了「劇」的成份,仍可明顯地感受出「表演者」對於劇中角色的方法演技層面(此時的「表演者」,因為演出中與「角色」的交融,已超越了原來所屬的「舞者」)。於是,筆者曾經在2007年10月關於一篇「文化記憶」的主題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亦對這部舞劇指出:這部芭蕾舞團劇很明顯地,可以看出一種來自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C. Stanislavsky)表演體系的「情感記憶表演法」;但是,又為了背景幕 Show 出的原典劇詩的氛圍,它又必須融入原著的一種藝術「文化記憶」在其舞劇中 …… 於是乎,在高雄城市芭蕾舞團詮釋的《牡丹亭》中,觀眾能夠看到的不僅是那刻劃了中國「三生石上」愛情經典的《牡丹亭》,我們也因此發現了由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在這個演出製作中,以西方芭蕾舞這個「異」文化的表演藝術,為我們自己的文學藝術經典注入了「文化記憶」中的一脈新血。而這一脈新血對於我們這幾年來不斷在強調的「文化創意」產業而言,更可以說是一個屬於文化深層方面的呈現關鍵之一。因此我們也期待這部舞劇能夠為世界表演藝術之林裡的我國劇場藝術,塑造出更多屬於表演藝術「文化記憶」的價值。 二、「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牡丹亭》:一種「文化」藝術的「創意」創作 關於「文化創意」與「跨文化」的議題,它們在臺灣的二十世紀末延伸至今,已有大約超過二十年的歷史。尤其「藝術創作的的精緻化、現代化和藝術經營行政的專業化都是從事表演藝術團隊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如此